南安开建花园式水质净化厂 年回用水量可抵5个泉州西湖
东南网10月31日讯(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林婧 雷惠萍 郑德原)近日,南安市江北水质净化厂桩基施工现场机械轰鸣,数台桩基设备有序作业,混凝土搅拌车与土方车往来穿梭,工人们忙碌有序,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。预计明年11月,这座半地下式花园水质净化厂将投入试运行,以“处理+回用+生态”的一体化思路,为南安城市水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。
何为半地下式花园式水质净化厂?从规划效果图可见,整个厂区采取“地下建水池、地上造园林”的立体布局——地下是集约高效的水处理区,地上则建设综合车间、水务楼、各类工艺管线等设施,并通过多维度植物配置,实现厂区景观美学与生态功能的统一。此外,现场还将植入科普元素,将晦涩的工业流程转化为可观、可感的生态课堂,让市民在游览中了解污水净化全过程,潜移默化传递惜水、护水的绿色理念。
在“生态优先、景观融合、科普赋能”的核心理念下,该项目同样致力于水资源的循环再生与设施的长效运营。“净化厂处理后的污水,出水指标将严格按照地表水类四类标准执行,尾水将被精准回用至屋顶景观水池,以及美林河、世界城内沟河等河道作为景观用水。”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,据测算,项目启用后,近期日均回用水量达2.5万立方米,远期将提升至3万立方米/天,年均回用水量相当于5个泉州西湖的总库容,将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最大化,将有效激活城市的“第二水源”。
在推进水质净化厂建设的同时,南安还同步推进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管网改造三期工程。围绕“收污水”“提水质”两大核心,该工程重点包括补齐城中村污水收集短板、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、开展企事业单位及小区排水整治,并配套实施中水回用、生态补水与智慧水务等子项目,目前已完成管网建设约36公里。
据了解,南安自2022年起已连续启动三期管网改造工程。截至目前,一期工程工程已完成雨污管道建设12公里,二期工程已完成新建及改造雨污管道174公里,新建污水泵站10座,市区污水管道总长度已达305公里,片区污水收集与处理效率显著提升。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)举报邮箱: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

